传动链条
- 标准传动链条 >
- 重载系列传动滚子链条 >
- 开口销型传动滚子链条 >
- 高强度传动链条 >
- 特殊传动链条 >
- 免加油自润滑传动链条 >
- 耐环境传动链条 >
- 齿形链条 >
- 石油链条 >
- 链条配件 >
小型输送链条
- 通用小型输送链条 >
- 免加油小型输送链条 >
- 耐环境小型输送链条 >
- 带滚轮输送链条 >
- 倍速链条 >
- 空心销轴链条 >
- 侧弯链条 >
- 尖齿链条 >
- 带橡胶附板链条 >
- 带U型附件链条 >
- 夹膜链条 >
- 工程塑料内节链条 >
- 塑料滚子链条 >
- 塑料辊道链条 >
- 中孔链条 >
- 特殊小型输送链 >
- 带特殊附件输送链 >
大型输送链条
- 通用大型输送链条 >
- 特殊大型输送链条 >
- 大型空心销轴输送链条 >
- 轴承滚子大型输送链条 >
- 耐环境大型输送链条 >
- 带滚轮大型输送链条 >
- 倍速大型输送链条 >
- 滚针套筒大型输送链条 >
- 带特殊附件大型输送链条 >
- 针对特殊用途输送链条 >
- 大型输送链条配件 >
特种输送链条
- 电子波峰焊行业应用 >
- 电镀设备行业应用 >
- 造纸厂行业应用 >
- 制药厂包装机行业应用 >
- 汽车厂行业应用 >
- 牙膏包装输送线行业应用 >
- 光伏设备制造行业应用 >
- 畜牧业自动化包装机链条 >
- 巧克力食品行业应用 >
- 人造板/木地板制造行业应用 >
- 医疗设备行业应用 >
- 啤酒厂易拉罐生产线输送链条 >
- 速冻隧道链条 >
- 糖机链条 >
- 啤酒灌装输送链条 >
- 人造板输送链条 >
- 喷涂设备输送链条 >
- 烟草机械输送链条 >
- 提升机用链条 >
- 纺织机械用链条 >
- 纸卷用输送链条 >
- 印铁烘房线链条 >
- 双向活动链条 >
- 刮板输送链条 >
- 洗煤机用输送链条 >
- 堆取料机输送链条 >
- 橡胶手套输送链条 >
- 污水处理输送链条 >
- 双铰接输送链条 >
- 钢厂用输送链条 >
- 块式输送链条 >
- 筑路机械链条 >
- 棕油链条 >
- 汽车生产线链条 >
- 软管专用链条 >
- 聚酯薄膜横拉链条 >
- 铺路机用链条 >
- 包装机械链条 >
- 挖沟机链条 >
- 矿山冶金链条 >
- 木材输送链条 >
- 粮食机械输送链条 >
- 垃圾处理用输送链条 >
- 钢卷传输用输送链条 >
工程链条
- 工程钢制套筒链条 >
- 钢制销合链条 >
- 焊接结构弯板链条 >
- 曳引用焊接结构弯板链条 >
起重链条
- 板式链条 >
- 堆高机用板式链条 >
- LH系列板式链连接环 >
- LL系列板式链连接环 >
- LH系列板式链连接销轴 >
- LL系列板式链链接销轴 >
- 多板销轴链条 >
- 无滚子提升链条 >
不锈钢链条
- 不锈钢滚子链条 >
- 不锈钢滚子链条附件 >
- 不锈钢双节距输送链条 >
- 不锈钢双节距输送链条附件 >
- 不锈钢空心销轴链条 >
- 不锈钢侧弯链条 >
- 不锈钢加长销输送链条 >
- 不锈钢倍速链条 >
- 不锈钢带滚轮输送链条 >
- 不锈钢大型输送链 >
- 不锈钢特种输送链条 >
顶板链/链板
链轮
- 销齿传动 >
同步带轮
- XLH标准梯形齿同步带轮 >
- HTP圆弧齿同步带轮 >
- T型齿同步带轮 >
- AT型齿同步带轮 >
- BTL锥孔同步带轮 >
- HTP型锥孔同步带轮 >
齿轮齿条
蜗轮蜗杆
联轴器
联结件
- B系列胀紧套 >
- E系列胀紧套 >
- D系列胀紧套 >
- F系列胀紧套 >
- T系列胀紧套 >
- ML系列胀紧套 >
- HL系列胀紧套 >
- SD系列胀紧套 >
- SS系列胀紧套 >
- SK系列胀紧套 >
- BTL系列锥套 >
- QTL系列锥套 >
- STL系列锥套 >
圆环链&吊具
- 矿用圆环链条 >
- 冶金专用吊具系列链条 >
- 吊装圆环链条 >
- 提升圆环链条 >
- 船用/捕鱼用圆环链条 >
- 出渣机用圆环链条 >
- 景观桥索鞍索夹 >
输送带
- 钢丝绳芯输送带 >
- 织物芯输送带 >
- 矿用耐冲击输送带 >
- 芳纶输送带1 >
- 耐高温输送带 >
- 阻燃输送带 >
- 金属网芯输送带1 >
- 钢丝绳牵引输送带1 >
- 管状输送带 >
- 花纹输送带2 >
- 覆盖带 >
- 挡边输送带 >
- 防附着输送带2 >
- 节电型输送带2 >
- 防撕裂输送带 >
- 隧道用轻型钢丝绳芯输送带2 >
- 特殊高伸长度聚酯帆布输送带2 >
- 提升带1 >
- 夹带式输送机覆盖带1 >
- 水压机外胎(胶垫)1 >
- 实际案例 >
胀紧套
离合器
过载保护设备
绿色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同时发布的还有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共5大工程的实施指南。这是国务院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近十年中国制造业及其关联行业发展纲领性文件在“十三五”期间具体贯彻实施的最核心部分,引起了各相关行业、地区、相关各团体及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好《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为国家、和相关地区、行业、团体、全社会及其相关个体成员谋取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为在今后更长远的时期奠定坚实基础,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重点关注和理解指南的核心及其更深刻的内涵和外延。
一、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根据我国环保、工业、科技等部门、学术界、和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绿色制造发展战略研究”等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分别占排放总量的90%、70%和8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倡导绿色消费,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绿色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二、绿色制造对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设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核心支撑作用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但是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问题就是制造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急速恶化的矛盾和大宗资源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并屡次受到严重制约的矛盾。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背景下,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发展绿色经济、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等绿色理念、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一些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国务院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近十年中国制造业及其关联行业发展纲领性文件中,“绿色制造”不但被列为9个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同时也被列为具体实施的5大重点工程之一。其中在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中,绿色发展也被列为重点考核的四大方面之一。
三、总体部署与目标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把制造业的绿色发展与制造业的信息化提升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双轮,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顺利实施的强大引擎,强调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绿色监管制度为保障,以示范试点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并在实施中始终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协调推进;坚持企业主体和践行社会责任;坚持政策引导和强化绿色监管等三项重要原则。指南强调到2020年中国制造的绿色化推进要实现以下目标:
与2015年相比,传统制造业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部分重化工业资源消耗和排放达到峰值。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吨钢综合能耗降到0.57吨标准煤,吨氧化铝综合能耗降到0.38吨标准煤,吨合成氨综合能耗降到1300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降到85千克标准煤,电机、锅炉系统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2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下降22%、23%。节能环保产业大幅增长,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民经济新支柱。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高,一大批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绿色制造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和认证机制,创建百家绿色工业园区、千家绿色示范工厂,推广万种绿色产品,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制造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初步缓解。
四、重点任务的部署及其特点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围绕总体部署与目标具体部署了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示范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示范应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等三项重点任务。这些任务的部署体现了以下特点:
1.所有重点任务的部署都是在大量调研、科学设计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的,每项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和实施主体明确,实施条件落实到位。
2.三项重点任务紧密关联,即有各自明确核心又互相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脉络清晰,构成了支撑指南总体部署和目标的坚实基础。任务的部署强调行业间的协同和区域协同,特别是突出体现了贯彻落实国家已经确定的“创新驱动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同发展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等若干重大战略在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部署。
3.三项重点任务的部署把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等理念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级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转化成人们的必要消费需求的制造业发展理念,在解决保护绿水青山与推进制造业发展二者之间矛盾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符合实际的任务部署。
4.三项重点任务的部署把现实可操作性与基础性和前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指南不仅重点考虑了“十三五”期间的产业化推进,也重点部署了“十四五”以及今后三十年将要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工作;充分考虑了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前瞻性需求。
五、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与前瞻性
《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国际合作、传播绿色理念等六项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措施与所部署的重点任务紧密联系,重点考虑了“十三五”期间的大规模产业化推进所需要的具体条件,也在制度和法律建设、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重塑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部署。
为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和指南目标的实现,保障措施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不仅提出了具体方案,更是突出强调了国家各部门的协调统一。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该指南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这种模式在我国专项规划类和专项实施方案类行政文件中是很少见的。这种模式能够使指南的实施在科技创新、产业化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相关方面的融合以及各级政府的直接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广州隆德链条重机有限公司以国内最大的传动件出口型生产企业为依托,将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动力传件产品。公司有各种规格的标准产品,销售网遍布全国,95%以上的产品销往海外,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等地设立仓储物流中心。同时公司与国际知名链条企业有着伙伴性的合作关系,授权代理产品有:日本TSUBAKI椿本链条、德国佳宝来KABELSCHLEPP拖链。我们以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向国内外广大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全面的专业化技术服务。
- 上一条:上一篇:链条的选用
- 下一条:下一篇:模具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