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做好“加减乘除”,全产业链升级进行-行业资讯-广州隆德链条重机有限公司
产品中心

传动链条

小型输送链条

大型输送链条

特种输送链条

工程链条

起重链条

不锈钢链条

顶板链/链板

链轮

同步带轮

齿轮齿条

蜗轮蜗杆

联轴器

联结件

圆环链&吊具

输送带

胀紧套

离合器

过载保护设备

行业资讯

中国制造做好“加减乘除”,全产业链升级进行

日期:2016-09-01 14:03:36

李克强说,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升级,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夯实工业发展根基的关键所在。

结束江西考察后,李克强总理密集工作日程并没有片刻停歇。8月24日中午,总理返回北京,当天下午即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延续争分夺秒的“克强节奏”。

当天会议的议题,是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李克强说,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升级,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夯实工业发展根基的关键所在。

总理还以江西考察中的三个事例,部署工作重点。他强调:“要用消费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倒逼‘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

广州隆德链条重机有限公司以国内最大的传动件出口型生产企业为依托,将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动力传件产品。公司有各种规格的标准产品,销售网遍布全国,95%以上的产品销往海外,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等地设立仓储物流中心。同时公司与国际知名链条企业有着伙伴性的合作关系,授权代理产品有:日本TSUBAKI椿本链条、德国佳宝来KABELSCHLEPP拖链。广州隆德链条公司坚持“以融现代化科技,造一流产品,尽真诚服务,求共同发展”的质量方针;以“诚实的质量,诚实的服务”的工作精神真诚的希望与各位朋友,中外客商发展友谊,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伙伴。
   实际上,今年以来,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务院常务会议至少6次对制造业进行部署,国务院层面也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些重要政策文件都有哪些?讲了什么?一起来了解国务院为中国制造做的“加减乘除”运算。

①加法:

●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包括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汇聚众智,加快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等。

●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

●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支持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领域合作等。

●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施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支持企业深化质量管理与互联网的融合等。

●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推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化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等。

●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推动工业产品互联互通的标识解析、数据交换、通信协议等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等。

●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实施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完善工业信息安全管理等政策法规,健全工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②减法:●以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主动退出产能。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

●严控新增产能。严格督查落实国家2013年有关停止备案新增产能钢铁项目的决定。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

●完善支持政策。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支持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相关产权交易市场。

③乘法:●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围绕品牌影响因素,打牢品牌发展基础,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创造条件。包括:推行更高质量标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等。

●供给结构升级工程: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从一、二、三产业着手,采取有效举措,推动供给结构升级。包括: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等。

●需求结构升级工程:发挥品牌影响力,切实采取可行措施,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适应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包括:努力提振消费信心;宣传展示自主品牌等。

④除法:●增强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动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质量素养等。

●优化质量和品牌提升的环境。加强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等。

●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优进优出;促进电子商务产业提质升级等。

●夯实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基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质量技术基础的支撑作用等。

●实施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和品牌重点工程。实施质量和品牌标杆对比提升工程。

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称得上“大块头”;而若想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强国,“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这样的“大智慧”。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旨在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舆论兴奋地将其称为李克强的“王牌计划”。《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到了一定时候,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就会因后劲不足而将“接力棒”交给其他国家,如今中国不仅没有松手,反而把棒捏得更紧了。

总理多次强调,推动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走出去,将倒逼我们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举措。

促进“中国制造”完成一场“品质革命”,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可谓一脉传承,李克强总理一直念兹在兹。此前,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确定的重点领域是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其中逻辑可理解为“顺势”,即从装备入手,解决好“用什么造”的问题。

此次常务会的逻辑则可理解为“倒逼”,即从终端的消费品入手,解决好“为什么造”的问题。为什么造?消费品当然从根本上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造。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出现一个数量可观的中等收入群体,其消费需求已从过去简单的温饱阶段,提升到目前追求品质的阶段。要制造出大批消费者愿意购买、乐于接受的产品,势必要求整个制造业的相应跟进,此之谓“倒逼”——以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

“顺势”与“倒逼”,都意味着“中国制造”需要完成一场“品质革命”。“中国制造”或曰“MadeinChina”,不能再只是中低端和廉价的代名词。“中国制造”从来就不排斥、不放弃“高大上”。

从历史语境看,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外国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从手表、家电直到汽车等。正是在这样的“睁眼看世界”中,国货经过艰苦历练,逐渐实现了进口替代,占据了大部分国内市场,并开始行销全球。然而正如前述,目前中国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了更高需求,而许多国货品质却并未及时跟上。与此同时,在产品创新上,国货也多乏善可陈。因此,大量的消费品进口,乃至一年多达1.5万亿元的居民境外消费,也就不足为怪。

显然,不对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进行全面提升,一方面会降低消费者信任度,直接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会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出口贸易。总理甚至用了“刻不容缓”来形容目前的情形。

为此,总理把推动“中国制造”完成一场“品质革命”,作为一条主线,几乎贯穿到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此次常务会只安排这样一个议题:即紧密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装饰装修、服装服饰、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等一般消费品领域,实现品质提升。结合4月6日那次常务会,既有高精尖的装备制造,又有贴近民生的日用消费品,“中国制造”的拼图至此也就更加完整了。正如总理此前所指出的,“中国制造2025”一定不能只搞装备,而必须是全产业链的升级。

最后,完成“中国制造”这场“品质革命”,归根到底依托什么?毫无疑问,那便是李克强总理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前者,才有制度的不断创新;有后者,才有产品的精益求精。


?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9号   联系电话:020-22197679 22197689 22197889   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1507号 广州隆德链条重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100883号